全球化的距离
丹女
山外山
她最近做了几件因为“全球化”而变得越来越普遍的事。她在网上买了衣服和书籍。才几天功夫,七八件衣服便从遥远的伦敦寄到香港的家中,她试穿了以后,再将其中四五件不满意的寄回伦敦。
再过几天,她又收到了自美国各地寄到她家的书籍,从网上她还可以看到书籍正从美国的各个角落乘搭飞机抵达不同的关口不同的飞机场,还有一个邮包因为亚特兰大的大雪而被延误了。她想象那本书被裹在米黄色的邮包纸里,在飞机的某个角落;飞机外下着鹅毛大雪,一片白茫茫的美国……
上人类学的课,教授说:“全球化就是关于时间与空间的重新组合。时间的重组使得空间的障碍被去除了。”同学们有的听得津津有味,如茅塞顿开;有的半懂不懂,如一头雾水。她觉得这是绕着弯讲道理,把简单的一二三变成玄味十足的、少数人听得懂的理论,令各位专家学者们自我感觉良好。
空间的障碍或许被去除了,或许因为电脑因为互联网,因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媒体网络,她跨越了某种限制;但是新年的时候她回到新加坡,她感觉到那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什么网络都难以替代的。距离对方遥远的那段时间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不可能第一时间被分享。她们几个中学时代的好友不可能边坐在一起聊天,边品尝彼此都爱吃的日本鱼生;她不可能和父母亲赖在客厅,边喝红酒、边吃应节食品、边讲笑话。她不可能抱着Z三个月大的宝宝,一边和宝宝玩peek-a-boo,一边告诉Z她的宝宝有多精灵可爱。
就算有多全球化,他们还不是都被身边的人与事卷着跑,不能自拔。向来不喜欢按着规矩做事的弟弟说:“你们这些一直以来在制度里的人,都没有办法跳离制度,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事实是,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制度和生活里,陷得很深,无法抽离。像她回去大学念书以后,念书就成了她生活的中心和重心。到哪里去她都在包里带着课本讲义铅笔,随时随地埋首卷中。问她读得这么用心是为了什么,她也不晓得。反正读着读着就陷进去了。这既然是现在的生活,不就得尽力做好活好呗。
然而一离开香港,她又好像从一个人生掉入了另一个人生。在这里的她,和在香港的她,过两种不同的生活。她网也不上了,香港手机也关了,沉浸在新加坡的生活里。这里是这里,那里是那里,没有全球化。家人朋友熟悉的食物熟悉的房子,就算再怎么全球化,怎么拉近时间空间,也比不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触摸着、拥抱着、感觉着、闻着、呼吸着……
(传自香港)
轉載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