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
李永乐
客船钟声
远在北欧丹麦的气候大会,场内场外都很有“气”氛,场内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针锋相对,场外环保示威者与警察对峙拉扯,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围绕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电影《2012》描绘的世界末日,时间上当然夸大,其威胁则非纯粹的无稽之谈。种种迹象显示,地球由“住”转“坏”,已是不争的事实。祸根是作为地球的最高级生物,人类过度透支这个星球的一切。
万物相互依存,所有的个体和自我,事实上都彼此相关,也和大环境紧密靠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无数群体分工得以完成,施与受角色错综复杂,任何个体也没法单独存在。
人类的“生物需求”原本容易满足:需要吃多少用多少,其实皆有个“度”可量,唯独心理需求——欲望膨胀——产生的占有欲,可以无穷无尽,因此通过种种“透支”的手段满足欲求。
华人“量入为出”的传统美德,原来是让你根据收入,以某个百分比,衡量支出的份额,持家节俭的还要留存部分,作为不时之需的“隔夜粮”。
然而,市场经济规律则认为,这样的保守观念,必须彻底加以颠覆,因为它不利“鼓吹消费”的商品经济。那消费人手头银弹不足怎么办?于是就有各种各样“花未来钱”的办法出炉。
屋债车债卡债,当今谁人不欠债?没有欠债的人,可能比熊猫还要珍稀。以前欠人钱还不好意思,现在欠银行钱,欠得越多表示你的价值越高。“透支未来”早已成为常态。
个人的“透支”衍生攀比行为,诱人把生存的价值,都摆在物质的天平上,而社会与国家的透支行为,更是建立在窃取下一代财富的基础上。这些财富,当然也包括储存量有限的地球资源。
我们透支的是个人的将来,再怎么奢侈仍得这辈子偿还,而国家行为的透支,则是让这代人享有,把债务推给子孙的自私行径,这一烫手的山芋,终有一代人要被烧伤与烫伤。
“报应”这不就快显现了吗?近年来地球那么多的灾难,看似老天所为,实则人类才是祸首,若不保护与培育,地球资源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这可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