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26873610?origin\x3dhttp://hazeynut.blogspot.com',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messageHandlersFilter: gapi.iframes.CROSS_ORIGIN_IFRAMES_FILTER, messageHandlers: { 'blogger-ping': function() {} } }); } }); </script>
hazeynut @blogspot.com ♥
Sunday, April 05, 2009

Food For Thought

商场
吴韦材

  住的地方静,这个性平素也少到商场去。不过近日因要进行某些创作,倒常到商场寻找需要到的特殊工具,当然,一直都没找到。

  数年在外,回来后发现这里商场也改变不少。它们更为靓丽,也更懂得使出种种刺激招数。但除这些之外,内容并无多大改变。高档社区的商场是一个样板,低档社区的商场也只有一个样板,来来去去都是些熟口熟脸的牌子,再靓丽再整洁仍是一般苍白。

  或许以前我们也没太多留意一个商业都市的次文化对人们所造成的影响,直至这影响已根深蒂固了,我们才似乎看到身边是幅已经定型的精神面貌。

  曾读过些文章:“你就是你所吃的一切”,或“你就是你所丢的一切”,或许在我们这里题目还可以写成:“你就是你所购买的一切”。噢!现在生意不是很好?那也是“你就是你天天所阅读橱窗的一切”。

   说到都市内容,又要想起东京了。东京,就算光在都市范围的不同社区里,不只书店多,而且好些规模较大出版社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店。当然,指的是人走进去立 刻就能感到身边四周是书的书店,而无论以都市面积或生态密度来作比较,这类真正书店都是东京人文的一份骄傲。我们也有这种真书店,但多少家也实在不好意思 数的。商场却是唯恐大家患上消费隔离症候那般多,但多也没用,其单调内容及样板化,也就跟沉闷的气候差不多。

  其实,真要有诚意做个社会 次文化调查也不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如此单调的人文:人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吃些什么,买些什么?关注那些牌子?关注哪个节目?在乎些什么新闻?大伙儿都一 起涌去哪里排队?是否消费指数可以得到关注但消费内容就不重要了?我在想,或许,假如能找出大部分人们每日所关注的事物至少也就能一窥他们的主要精神内 容。又或许真要无法逃避地面对这些数据我们才不得不面对自己精神枯燥的问题。但纳闷的是:假如别些都市能容纳多少的物质化也能成正比地容纳更多具有反射思 考的精神内容,那为什么我们又如此安于长期性胃胀呢?

  还滋滋有味得很。

  假如每个商业城市都有其本身在反射思考上的精神苦闷,那不怕得罪了,我们这个城市连反射思考上的精神苦闷也是挺苍白的。它苍白到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真的,只要到商场浏览一番,我们的消费文化就彰示着一页非常显眼惹目的封面,但,也就得个封面。

   无论都市文明里是有着正面的或负面的刺激——至少能受点刺激还是好事,能受到刺激,那或许还能作出更深刻反射思考,像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像大江 健三郎可以写出《性的人间》,呵呵,当然是笑话,扯得远了,但确实,思考确实是距离我们太远了,高档有高档在挤,低档有低档的拼,那些稍微敏感的人只能在 自己博客上自说自唱扎扎跳。

走入商场就有这份无可奈何感觉:广告华灯越亮,物品越招展,食物越富裕,就越看到我们天天在时尚前沿的生活封面下,究竟已虚浮至何种程度的原生态。

  气温很一般。就如身外面的,或心内里的。或许也偶有阵雨。但假如人人都觉得这样就是舒服的现实,那也许就是一种舒服的现实了吧?

  说到底,身边是高档也好低档也罢,到处杨梅,都是超大型商场。

  如今我会谨记,世态背起手浏览就好,确实老大了,没必要再过于执着。

转载自联合早报


还蛮同意这位作者的论点

我国的商场就是缺乏了那么点与众不同。。售賣的商品大多熟臉熟面, 看久了也就沒有購物的欲望。。

兩年前在日本所購買的雜誌,裏面所拍攝的服裝,我到現在還沒有在本地看到他們的蹤影。。 你說厲不厲害?鞋子方面還不錯,但一說到服裝,我真不知我們是否“獨具一格”, 超級休閒風走天下, 也間接導致售賣有特色風格的服裝店在本地寥寥無幾。。

希望我國的零售商能夠加把脛, 現在網上購物越來越受歡迎不是沒有道理的。。

現在國際運費還挺便宜,我從臺灣空運衣服來到我家門口一件也只需大約新幣1元。 而且大多衣服都是Freesize 的,所以不必擔心買了不合穿。

我本身已是網上購物的擁護者, 只有鞋子與包包會在本地購買。 如果運費再便宜些,我可能只會去購物商场買鞋子而已, 因爲鞋子的尺寸並不一致。。

再者,我也覺得我國的購物商场的商業味也太重了些。。 如果想要讓全家大小一同到購物商场享受一天的天倫之樂, 就應該要有歇腳, 讓人透透氣的地方。 我公司附近有一家即將開幕營業的購物商场就有一個露天花園, 這讓我滿期待的。。 也拭目以待接下來陸續新開幕的購物商场, 看看商家們到底有沒有懂得消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