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目进补
黄涓
吃补是许多人的养生概念,也是华人的保健习俗。的确,中医中药在综合调理身体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既然是“药”就不应乱吃、乱补,同时,现代人在饮食营养方面并不匮乏,要怎样吃才能确保健康又养生?
首先,补品要尽量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高油脂、高胆固醇,进补前也要多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因为现代人的饮食在油脂与蛋白质的比例上一般偏高,对于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慢性病患来说,进补时更应小心。
中医药养生是通过补益中药或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来补益或治疗虚弱体质的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中医理论认为“虚则补之”,意思是说,虚弱体质的人适合于服用补益中药。
一般人其实并不真正知道要怎么吃、怎么补,为补而补,随意吃补可能会吃出问题,因为补益类药并不是万灵药,必须因应不同的体质、不同的虚损程度、年龄等条件施治,用得恰当,可以治病防病;若不了解自己的体质与生理状况盲目进补会不见其利,反见其害。
按体质进补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人体虚弱的体质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对不同的虚证应用不同的补品进补,气虚就应该用补气中药,血虚用补血药,阴虚用补阴药,阳虚用补阳药,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健康。如果阴虚者用了补阳药,而阳虚者用了补阴药,就有如火上浇油。
“气虚”是指机体的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适合于应用补气中药进行滋补,如人参、西洋参、党参、灵芝、黄芪、山药、大枣、蜂蜜等。
“血虚”是指机体内血液不足,出现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适合于应用补血中药进行滋补,如当归、熟地、何首乌、龙眼肉等。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等症状的总称。适合于应用补阳中药,如冬虫夏草、核桃仁等。
“阴虚”是指机体内精血津液亏损而出现阴液不足,热量偏多等症状的总称。适合于应用补阴中药,如麦冬、玉竹、百合、枸杞子、白芝麻等。
此外,高血压患者能否进补也是令人关心的问题。但由于高血压病人的病情不同,因此,在进补时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药补和食补。
盲目服用补品,不但无法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还常会引起不良反应,甚或出现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烦躁失眠等副作用。(完)
轉載自聯合早報
certainly 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 either extreme is not good.. always remember, moderation is definitely e route to go..
a very simple logic.. not seems like most of us are oblivious to it..